走进科隆的狂欢节,置身在那些自由轻松状态下的市民中间,也许是帮助我认识日耳曼民族的难得机会。
狂欢大游行是以科隆大教堂为中心展开的,数以万计的人们聚集在教堂四周。教堂附近临时搭建了许多的摊位,主要是卖游行用的化妆面具、气球、小玩意,当然更多的是兼卖啤酒饮料快餐。广场上有各种表演,街道上不时会有不同的游行方阵通过。今天是礼拜四,正好是狂欢节中的妇女节,这一天妇女们会冲进市政府把市长打倒,自己坐在市长的宝座上,宣布对城市的占领。女人们在街上疯狂地剪男人的领带,并作为战利品带回家挂在墙上欣赏。所以游行队伍中的妇女方阵特别醒目。奇怪的是年轻姑娘化妆并不是很张狂,她们有的化装成白衣天使——护士,旁边的男朋友则化装成伤员,护士搀扶着伤病员游行;有的化装成很安详的动物,如头上带着羽毛的和平鸽;更多的不化妆,只是成群结队跟在队伍后面,嘻嘻闹闹。疯狂的是中老年妇女,她们一改德国妇女平常的严谨,浓妆艳抹,服装鲜艳,肆无忌惮地在游行队伍中横冲直撞。有一胖老太太走在家人的前面,胸前挎着一个巨大的男生殖器画板,脸上充满了自信与坚定。挤在人群中突然被身边的女士抱住亲一口是很正常的事,不少男人脸上都会留下不止一个的曙红唇印。
游行队伍中很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,一家人不同年龄、性别正好化装成一个神话故事或是创意为一种场景。也有属于游行发烧一族的,在广场上我看到一群老头,化装成为一班海盗,腰里别着手枪,戴着眼罩,他们的海盗船要花费几万欧元。他们不停地摆着不同造型,免费为人们合影。
以前听说过德国还存在极少数新纳粹分子,但我在游行队伍中没有见到一个化装成党卫军的。作为一个黄皮肤黑眼睛,在德意志人海中我丝毫没有感到陌生,人们友好和善。偶尔用英语的交流中,我发现德国人对中国充满了好感和向往。也许正因为这样,德国才成为了中国在欧洲的最大经济合作伙伴。科隆大教堂因为游行活动停止向游人开放,我不能进到里面从下往上去看阳光透射后的彩色玻利画,去重温三圣的故事;也不能爬上几百级台阶登上教堂尖顶,去聆听神在风中的言语。但我相信神现在正在倾听教堂周围不息的脚步。
随着游行队伍,游看了罗马。日耳曼博物馆、旧市政厅、观光码头,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游人渐渐退出,我才回到了旅馆休息。
旅馆的附近有很多小酒吧,黄昏时我随意地进了一间,我不善饮酒,但喜欢在安静的地方喝点什么,听听音乐,看看报纸。这是一间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酒吧,里面客人很少,两个老太太一个老头,加我总共才四个客人。我坐在单独的一排,老人们见我进来后,微微抬起头,眼睛里流露出真诚和善意,但又不至于打搅这份黄昏中的宁静。而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,背景音乐居然是我们特别熟悉的前苏联卫国战争中曲子,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《红莓花儿开》《喀秋莎》。在这种音乐中,德国人已经没有了任何心的芥蒂,自然、坦然到只有我这个中国人才能意识到这歌曲那份特殊背景。要是在日本,你是不可能听到哪家酒吧会放中国《游击队之歌》的, 不会的,永远不会的。
在科隆短暂的几日逗留,使我对日耳曼民族有了更深的认识,不,是对所有民族有了更深的认识,那就是一个民族只要战胜自己就是不可战胜的民族。